康塞普西翁,皮诺切特

来源:用户投稿 2024-03-22 00:06:02

康塞普西翁

一:北美黑风暴 1934年5月11日凌晨,美国西部草原地区发生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黑色风暴。风暴整整刮了3天3夜,形成一个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1440公里,高3400米的迅速移动的巨大黑色风暴带。风暴所经之处,溪水断流,水井干涸,田地龟裂,庄稼枯萎,牲畜渴死,千万人流离失所。二:秘鲁大雪崩 秘鲁位于南美洲西部,拥有一望无垠的海岸线,长达3000多公里。它又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著名的安第斯山脉的瓦斯卡兰山峰,山体坡度较大,峭壁陡峻。山上长年积雪,“白色死神”常常降临于此。1970年5月31日,这里发生了一场大雪崩,将瓦斯卡兰山峰下的容加依城全部摧毁,造成两万居民的死亡,受灾面积达23平方公里。三:孟加拉国特大水灾1987年7月,孟加拉国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水灾。连日的暴雨,狂风肆虐,这突如其来的天灾,使毫无任何准备的居民不知所措。短短两个月间,孟加拉国64个县中有47个县受到洪水和暴雨的袭击,造成2000多人死亡,2.5万头牲畜淹死,200多万吨粮食被毁,两万公里道路及772座桥梁和涵洞被冲毁,千万间房屋倒塌,大片农作物受损,受灾人数达2000万人。四:印度“黑色妖魔”鼠疫全球性鼠疫发生过3次,死亡人数过亿,不少城镇灭绝。据文献统计,死于鼠疫的人数,超过历史上所有战争死亡的人数的总和。无怪乎人们称这种疾病为“黑色妖魔”。1994年9、10月间,印度遭受了一场致命的瘟疫。一时间,火车站、汽车站都挤满了成千上万的逃难者。30万苏拉特市民逃印度的四面八方,同时也将鼠疫和这种恐惧的心理带到了全国各地。五:喀麦隆湖底毒气1986年8月21日晚,人们正在酣睡之中,突然一声巨响划破了长空。不少人还没等弄清发生了什么事,就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尼奥斯火山湖,突然从湖底喷发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它犹如泛滥的洪水,沿着山的北坡倾泻而下,向处于低谷地带的几个村庄袭去。据不完全统计,在这场灾祸中,至少有1740人被毒气夺去了生命,大量的牲畜丧生,加姆尼奥村靠火山湖最近,受灾也最为严重。全村650名居民中,仅有6人幸存。六:伦敦大烟雾1952年12月4日,伦敦城发生了一次世界上最为严重的“烟雾”事件:连续的浓雾将近一周不散,工厂和住户排出的烟尘和气体大量在低空聚积,整个城市为浓雾所笼罩,陷入一片灰暗之中。期间,有4700多人因呼吸道病而死亡;雾散以后又有8000多人死于非命。这就是震惊世界的“雾都劫难”。七:百慕大地区神秘灾难 在本世纪海上发生的神秘事件中,最著名而又最令人费解的,当属发生在百慕大三角的一连串飞 机、轮船失踪案。据说自从1945年以来,在这片海域已有数以百计的飞机和船只神秘的无故失踪。失踪事件之多,使世人无法相信其尽属偶然。由于这一片海面失踪事件叠起,世人便称它为“地球的黑洞”、“魔鬼三角”。八:通古斯大爆炸 通古斯,位于前苏联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附近。80年前,这里发生过一次极其猛烈的大爆炸,其 破坏力相当于500枚原子弹和几枚氢弹的威力。 爆炸所造成的破坏面积达20000多平方公里。九:智利大海啸这次地震,是世界上震级最高、最强烈的地震,震级高达8.9级,烈度为11度,影响范围在800公里长的椭圆内。大震过后,接踵引发了大海啸。海啸波以每小时几百公里的速度横扫了太平洋沿岸,把智利的康塞普西翁、塔尔卡瓦诺、奇廉等城市摧毁殆尽,造成200多万人无家可归。十: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中国北京时间3时42分,东经118.2度、北纬39.6度,在距地面16公里深处的地球外壳,比日本广岛爆炸的原子弹强烈400倍的大地震发生了。唐山,一座上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在这场没有预报的特大地震中成为废墟。死亡人数达24万之多。

皮诺切特

2006年12月12日中午11点,晴空万里,正是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一年最炎热的时刻,在一座军事学校的小教堂里、在学校周围,成千上万的人都沉默不语,他们在哀悼一位心目中的英雄的悲哀离去。

同在圣地亚哥,在市中心的意大利广场,有另外一些人在举着标语、喊着口号,满脸喜悦地庆祝着一个“恶魔”的离世。

这种冰火相对的态度,针对的是同一个人—智利前总统、前陆军总司令、掌握了智利17年命运的一代强人皮诺切特。

对于皮诺切特,你可以爱他,因为他的铁腕统治和经济改革使智利成为拉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政局最为稳定、经济增长最为迅速、唯一没有受到左翼民粹分子危害的南美国家,这一点甚至连当年与他不共戴天的左翼民粹分子都无法否认;你也可以恨他,他手上沾满了左翼民粹分子的鲜血,从被他推翻的阿连德到总统巴切莱特的父亲,很多人至今尸骨难寻;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人能忘记他,即使是他1990年下台让权给文人政府之后,他的一举一动,甚至对他的任何评价都会引起智利社会的巨大对立。

这就是皮诺切特,谜一样的皮诺切特。

以前每次生病,坚强的皮诺切特总能以出院来破除朋友和仇人对其生命脆弱的猜疑。

但是这一次,91岁的皮诺切特再也无力回天。

10日下午14时15分,心脏病引发的肺部水肿最终导致代谢失常,一代强人终于走完其坎坷而又无法盖棺定论的一生。

巧合的是,这一天恰好是其妻子露西亚84岁的生日,很多家人本来要参加生日庆祝,没想到最终却为这位老人送行。

意义更为深长的是这一天又恰好是国际人权日。

如此戏剧性的结果也正好反映了皮诺切特留给世人的形象中充满对立的两面性。

得知皮诺切特的死讯后,圣地亚哥的大街小巷挤满了人。

2000多名反皮诺切特人士上街庆祝。

他们挥舞国旗,按响汽车喇叭,“暴君死了”!“独c者死了”!“我盼望这个时刻已经好多年了”,一位老妇人哭着说,“我的女儿是个左翼党人,就死在皮诺切特的监狱里”。

另一位60多岁的女人说,“这样的凶手和窃贼就应该下地狱”。

“我太难过了,这样一位伟大的英雄就这样死去了”,一位叫莉丽·戈麦斯的女人痛哭着回忆说,“正是因为将军,我们才活到现在,是他把我们国家从贫穷中解救出来”。

15岁的阿雷杭德罗也是哭泣人群中的一位,“我知道我很年轻,没有经过那个时代,但我知道他是一个伟大的人,是他把智利拯救出来”。

皮诺切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军事统治者还是改革的设计师皮诺切特于1915年11月25日出生在智利中部港口城市瓦尔帕莱索。

他从小性格倔强,非常自信。

中学毕业后三次报考军事学院,才如愿以偿。

193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他曾在智利高等军事学院任教并被任命为智利军事学院助理院长。

不干预政治是智利军队的传统,最初皮诺切特一直遵循这一传统,很少谈论政治。

但后来随着逐渐升迁,他的思想也在不断变化。

1966年皮诺切特获上校军衔,1968年成为少将,1971年出任首都军区卫戍司令,不久又被提拔为陆军参谋长,1973年升为上将。

1973年8月他又被当时的民选总统阿连德提升为陆军司令。

这一年,阿连德的左翼民粹政策导致智利社会矛盾剧烈加剧,他的政策如无偿没收私营企业、强制商口定价,强行平分土地,强行走平均路线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大幅上升,经济严重衰退,人民生活艰难,和当今的委内瑞拉情况相同,在这种反智政策横行的情况下,皮诺切特率领智利军人发动军事政变,左翼民粹分子阿连德死于非命,智利开始了皮诺切特时代。

皮诺切特统治的头17年对于智利左翼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这也为他日后在英国遭西班牙引渡,并被英警方软禁埋下伏笔。

皮诺切特的镇压和恐怖活动还超越国界。

闻名于世的“神鹰行动”就是他在1974年伙同当时的巴西和阿根廷军政府共同策划、实施的跨国镇压反对派的计划,这一计划主要针对的就是左翼民粹分子。

1976年智利秘密警察竟暗杀了流亡美国的智利前外交部长莱特列尔和他的美籍女秘书,引起美国强烈不满。

当然,政治上恐怖并不能抹杀皮诺切特在发展智利国民经济上的贡献。

皮诺切特并非搞经济的行家里手,但他知人善任,组建了一个文人经济班子,走专家治国之路。

他采纳被称为“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们的意见。

首先在智利实行以促进出口和吸引外资为导向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在没有议会、没有工会、没有反对派的情况下,皮诺切特的经济改革一路畅通,国家经济开始复苏。

这一系列措施使智利经济在1975~1997年间一直保持5%~7%的增长,成为拉美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稳定的国家,被誉为“智利经济奇迹”。

不管是在被称为“拉美失去的十年”的80年代(其他拉美国家普遍陷入债务危机),还是步入9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智利经济都保持稳定高速增长。

即使是之后的文人政府,执行的经济政策也都是依照皮诺切特制定的发展模式,改动不大。

因此智利的“保皮派”在呼吁全国人民支持皮诺切特时总不忘提醒大家:“能有智利的现在,皮诺切特功不可没。

”该抓还是该放尽管实行军事统治后皮诺切特地位如日中天,但他面临的国内外压力与日俱增。

国内的左翼民粹游击队从没有停止过军事反抗,而普通百姓也在每年的9.11政变纪念日前后通过集会、游行等方式表达对军事统治的抗议。

与此同时,皮诺切特在国际上也面临着空前的孤立。

多数拉美国家以及苏联、东欧国家纷纷同智利断交。

美国卡特政府也因为“莱特列尔”一案开始与其保持距离,并逐渐施压促其还政于民。

1980年皮诺切特受邀出访菲律宾,当皮诺切特的专机到达马尼拉上空时,马科斯政府因国内外强大压力被迫决定以其不在首都为由不许专机降落。

这对心高气傲的皮诺切特是个沉重的打击,此后他在任职期间再也没有出国访问。

皮诺切特很早就着手安排退路。

1980年,皮诺切特主持制定宪法,允许其继续担任总统九年。

由于1988年10月在全国公民投票失败,皮诺切特1990年主动向民选总统艾尔文交权。

但根据1980年宪法依然继续担任陆军总司令,直至1998年3月10日,82岁的皮诺切特才把掌握了25年的军权交给继任者,结束了65年戎马生涯,转任终身参议员,并享受刑事豁免权。

皮诺切特认为一切已安排妥当,可以放心地出国访问。

第一站就是英国。

如此安排,一方面是因为那里有很多“政治朋友”,在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时,他曾为英国提供大量帮助;另一方面伦敦有一家著名的私人诊所可以进行疝气手术以治疗困扰其多年的背部疼痛。

1998年9月22日,他在私人医生、家人、保镖的陪同下来到伦敦。

果然,他受到贵宾般的礼遇。

手术之前还应邀与撒切尔夫人品尝午茶。

但10月16日夜,正在病床安睡的皮诺切特被惊醒,英国警察向其出示了拘捕令,宣布根据西班牙的引渡申请,将其拘捕。

得知皮诺切特在英国被捕的消息后,智利引起巨大反响。

皮诺切特的反对者和支持者连续几天各自举行庆祝或抗议活动,保皮派冲击了西班牙和英国大使馆,反皮派则搞庆祝大游行。

而智利政府左右为难。

一方面,智利政府强烈反对英国的拘捕行动,认为这是侵犯智利司法主权,强调智利人犯罪应当在国内由智利的法院审判。

并先后委派副外长和外长前往英国、美国和欧盟其他国家进行斡旋或求助;但另一方面,智利很多当政的政治家,尤其是执政联盟的政治家们其实都特别痛恨皮诺切特,因为他们都是军事统治的受害者。

世界各国的反应也各不相同。

急于摆脱这个烫手山芋的布莱尔政府表现耐人寻味,就在警方认为皮诺切特英国之行纯属私人活动因而不具有“外交豁免权”之后,英国国防部很快就对皮诺切特发出正式的邀请函,使其名正言顺地享有“外交豁免权”。

此外,英国政府还允许智利军用飞机停落在伦敦郊外的军用机场,以便皮诺切特被宣布开释时能很快离开。

经过近一年的折腾,英国内政大臣以皮诺奇特健康堪忧为由将其放回国。

  后事难平息本以为回到智利就可以高枕无忧的皮诺切特,发现此时的智利已不是他17个月前离开时的智利。

随着皮诺切特在英国拘捕案的深入,以及他17年统治内幕被逐渐曝光,智利国内要求对其进行审判的呼声已越来越高。

而智利特别法官胡安·古斯曼已经有59项刑事指控等待着他的归来。

2000年3月7日,即皮诺切特回国的第四天,智利政府决定开始清算皮诺切特的“历史旧账”。

3月27日智利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取消所有智利前总统的终身参议员资格,这被认为是“扼向皮诺切特脖子的第一根绳子”。

5月24日,智利圣地亚哥上诉法院以12∶10票通过决议,取消皮诺切特的司法豁免权。

11月10日,智利最高法院禁止皮诺切特离境,同时正式对皮诺切特实行软禁。

此时针对皮诺切特的刑事指控已经达到217件。

85岁的昔日枭雄充分意识他所面临的处境,疲倦地表示“对手们不将我打倒是不会罢手的……”无奈,惟一能阻止这一进程的就只剩下“健康武器”了,在此后的数年里,对皮诺切特的起诉不断因其健康原因而拖延。

也许是知道自己来日无多,2006年11月25日,在91岁生日时,皮诺切特通过妻子宣读一份声明,表示愿意承担在执政17年中所发生事件的政治责任。

但是为时晚矣!恐怕皮诺切特在九泉之下也难得安息了。

事实上,如何评价皮诺切特的是非功过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尝试。

从国家、经济、反民粹的角度来讲,其功劳远远大于过错,也使智利成为南美唯一一个没有受左翼民粹主义危害的国家,也许只有时间才能真正评述这位将军的功过。

上一篇:福特基金会总部,ford foundation
下一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