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浆的种类有哪些
77
2023-11-19
湿拌砂浆表皮硬而里边强度不够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水化反应不充分
湿拌砂浆需要水分充分参与水化反应,但如果拌合时间不足,水化反应仅局限在表面,内部水化不充分,导致里边强度不够。
2.出浆过快
如果湿拌砂浆出浆速度过快,水分和细聚料没有充分反应,里边的水化反应不完全,强度达不到要求。
3.压实不足
湿拌砂浆压实不够,会产生较多气孔,降低强度。而表面经压实后密实度高,强度增大。
4.养护不当
湿拌砂浆表面养护好,里边养护不足,导致里边强度发展慢,最终强度不均匀。
5.掺量不当
掺量比例不当也会导致水化反应不充分,生成物不均匀,产生强度差异。
因此,要提高湿拌砂浆的均匀性,需要从混合、养护、压实等环节综合考虑,确保水化反应的充分进行。
1.砖和砂浆的强度砖和砂浆的强度指标是确定砌体强度最主要的因素。砖和砂浆的强度高,砌体的抗压强度亦高。试验证明,提高砖的强度等级比提高砂浆强度等级对增大砌体抗压强度的效果好,一般情况下的砖砌体,当砖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砌体抗压强度只提高约15%,而当砂浆强度不变,砖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砌体抗压强度可提高约20%。由于砂浆强度等级提高后,水泥用量增多,因此,在砖的强度等级一定时,过高的提高砂浆强度等级并不适宜。但在毛石砌体中,提高砂浆强度等级对砌体抗压强度的影响较大。
2.砂浆的弹塑性性质砂浆具有较明显的弹塑性性质,在砌体内采用变形率大的砂浆,单块砖内受到的弯、剪应力和横向拉应力增大,对砌体抗压强度产生不利影响。
3.砂浆铺砌时的流动性砂浆的流动性大,容易铺成厚度和密实性较均匀的灰缝,因而可以减少在砖内产生的弯、剪应力,亦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砌体的抗拉抗压强度。采用混合砂浆代替水泥砂浆就是为了提高砂浆的流动性。纯水泥砂浆的流动性较差,所以纯水泥砂浆砌体强度约降低5%~15%。
1.材料问题:抹面砂浆的配比不正确,例如水泥、石灰、砂等比例不合适,或者使用了劣质的原材料,都会影响砂浆的硬度。
2.施工问题:抹面砂浆施工时没有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如施工过程中未充分搅拌、未保持适当的湿度、未使用适当的施工工具等,都可能导致砂浆硬度不足。
3.养护问题:抹面砂浆在施工后需要进行一定的养护,如保持湿润、避免受到外部冲击等,如果养护不当,砂浆可能无法充分硬化。
如果抹面砂浆没有硬度,可以尝试以下解决方法:
1.检查原材料配比是否正确,可以根据砂浆类型和使用要求进行调整。
2.在施工过程中,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充分搅拌砂浆,使用适当的施工工具。
3.施工完成后,进行养护工作,保持砂浆湿润,避免受到外部冲击,按照指定的养护时间进行处理。
如果以上方法仍然无法解决问题,建议咨询专业的施工人员或砂浆生产厂家,获取更详细的建议。
由砌体的性能可知,砌体轴心抗拉强度主要取决于块体与砂浆之间的粘结强度,一般与砂浆粘结强度有关;当沿齿缝截面破坏时,其抗拉强度ft.m与砂浆抗压强度有关
一、砌筑砂浆的强度用强度等级来表示。砂浆强度等级是以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试块,在标准养护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为90%以上)下,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28d龄期的抗压强度值(单位为MPa)确定。
砌筑砂浆按抗压强度划分为M20、M15、M10、M7.5、M5、M2.5等六个强度等级。
一般情况下,多层建筑物墙体选用M2.5-M15的砌筑砂浆;砖石基础、检查井、雨水井等砌体,常采M5砂浆;工业厂房、变电所、地下室等砌体选用M2.5-M10的砌筑砂浆;二层以下建筑常用M2.5以下砂浆;简易平房、临时建筑可选用石灰砂浆;一般高速公路修建排水沟使用M7.5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二、《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2009)作出如下规定:立方体试件以3个为一组进行评定,以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的1.3倍作为该组试件的砂浆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平均值(精确至0.1MPa)。
当三个测值的最大值或者最小值中有一个值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值和最小值一并舍除,取中间值作为改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如果两个值与中间值的差值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该组试件的实验结果无效。三、砂浆的强度除受砂浆本身的组成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施工及硬化时的条件等因素影响外,还与砌体材料的吸水率有关。
砂中泥及其他杂质含量多时,砂浆强度也受影响。